昭通市2023年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镇雄召开
聚焦要素保障和开工率、入库率,加强专班推动、清单交办、审批提效,成功解扣一批项目难点。
1月19日,记者从保山市投资促进局获悉,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及市、区相关单位通力协作下,广东路华锂能有限公司与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日前成功达成总计22亿元的增资扩股协议。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圆柱锂离子电池和方形锂电池生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此次双方合作,除全面巩固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现有产业外,下一步,还将在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延伸拓展。2023年,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8个,协议总投资324.43亿元,正泰新能源10GW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基地项目、海得(保山)新能源产业系统装备项目、上海电气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及系统集成生产线建设项目、光筑农业数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中康融农业智慧生物种业产业园暨生态富硒生姜生物组培(国家级)云南高原质库项目、闽达科技年产15万吨金属硅粉深加工项目等签约落地保山,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取得新突破昌宁至保山高速公路路线起于凤庆县勐佑镇,经昌宁县温泉镇、昌宁县城、柯街镇,隆阳区丙麻乡、盛家寨,止于隆阳区辛街乡,与保山市东南过境绕城高速公路共线,与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连接。主线全长86.388公里,批复概算投资133.88亿元。目前,项目工可、初设、施工图设计、林地、水保、环保、矿压已获批,用地已上报自然资源部待审批,已争取专项债5.31亿元作为地方配套。
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保山段)路线起于象达乡象达隧道,在龙镇桥附近设怒江特大桥,进入瑞孟高速临沧段,路线全长53.743公里,投资约105.27亿元,设象达、平达、勐糯3处互通立交,同步设置连接线9.45公里,建设工期4年。[石交轩]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全面提升,设立并首次颁发腾冲科学大奖
2个单位入选云南省科普基地。此外,团结奋斗局面持续巩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猴桥智慧口岸、小永物流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公路和民航运输实现恢复性增长,蒲缥公铁联运物流园货运量突破100万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布惠企政策44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6.34亿元。
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7226.04元增长15.72%。成功发放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
首先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山小粒咖啡、龙陵紫皮石斛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腾药等30个企业和品牌入选绿色云品品牌目录,隆阳咖啡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完成5个开发区总体规划,园区经济持续壮大。同时,乡村振兴、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在全国叫响,创建成为全省唯一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820亿元,全市实有经营主体248201户。
其次是绿色硅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第一骨干税源,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永昌硅业年产10万吨水电硅节能环保等项目启动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各类事故数量大幅下降。5G网络实现深度覆盖,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一年来,市委共谋划项目972项、总投资4576.96亿元,列入2023年省级重大项目63个,纳入省级季度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30个,6条高速公路、3个大型灌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连续9次获得省级骏马奖。
2023年,全市实现了重点产业稳步提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投产并网装机突破100万千瓦,全市用电负荷保障能力达320万千瓦。经济结构明显优化2023年,市委积极应对超预期的复杂局面,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力抓调度、拼经济、稳增长,一年来,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增长,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在全省保八争上的目标。
全社会研发经费突破20亿元,投入强度居全省第1位。生态环境方面,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估等级达到最高的Ⅴ级,水环境质量现状排名全省第二位,东河水质稳定脱劣,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97%,52个绿美标杆典型全部通过省级验收,被国务院通报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地区。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外贸规模从全省第9位提升到第5位。在全省率先实现院前急救集中统一调度,新增1个国家级、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隆阳区获评全国十佳管理创新医共体,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施甸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县级中医医院全部通过省级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达标验收,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实现全覆盖。制定实施43个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构建起一个中心、三大经济政策支撑体系。大国安体系更加健全,管边控边能力全面提升,保山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
坚持一把手带头抓招商,引进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535.99亿元、增长47.2%,推动3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更加精准有力。在全省率先创建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隆阳区杨柳乡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等3个案例上榜云南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第三是文旅和服务业得到全面恢复,519中国旅游日腾冲主会场活动效应持续放大,保山端阳花街、腾冲马拉松等节庆赛事强势回归,新增2个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腾冲连续五年荣登中国旅游百强县、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
全市在打赢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的基础上,接续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攻坚战、三年行动收官战、重点工作提质战,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全市围绕稳中求进、保八争上的总目标,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带领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打好产业培育、项目投资、城乡发展、改革开放、生态保护、教育提升、民生保障、防范风险八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保山开好局起好步。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99公益日筹款金额和动员人次全省第一。
加快赋能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遵循。攻坚克难破浪前行保山市2023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巡礼519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就在腾冲和顺举行,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在保成功举办,疫情之后首届端阳花市狂欢节和首届保山小粒咖啡文化月成功举办,大瑞铁路蒲缥站开通货运及中缅新通道公铁联运班列成功首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获命名,一老一小问题的保山实践样板在全国叫响刚刚过去的2023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市委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聚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难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4户企业入选云南省重点产业领军企业。政府债务风险处置方面,政府拖欠企业无分歧账款实现清零。
一年来,市级领导牵头领办民生项目40项,全市3个半拉子工程全部复工建设,1个形象工程完成整改,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04件,群众看病就医多头跑、流程多、耗时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年初,市委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策划工作的意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发展成效上。
耕地问题整改方面,5个挖湖造景典型问题完成整改销号,省级下达耕地流出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8万亩,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率达85.1%,排名全省第二。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全面提升,设立并首次颁发腾冲科学大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校点布局更加优化,入园难入学难等问题有效解决,集团化办学五育并举等重点改革有力推进,在全省率先组建教育研究院,成立市级以上三名工作室53个,基础教育实现整体提升,高考和中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民生福祉不断向好2023年,市委聚焦安全和谐稳定、着力建设平安法治新保山,聚焦民生福祉改善、着力建设健康幸福新保山,民族团结谱写新篇章,平安幸福实现新提升
会议指出,2023年,全市锚定358目标,狠抓党政重视、经费投入、规划建设、校风学风、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校园安全、尊师重教,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中考成绩明显提升,小学、幼教取得长足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整体提升。全市上下必须保持定力、同心协力、形成合力,坚定执着抓教育,一以贯之抓教育,持之以恒抓教育,干完一个358,再来一个358,以高水平教育支撑保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但仍存在资金保障和校园安全管理、教师队伍管理不到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多等问题和不足,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以闻过则喜的政治态度、克己成己的政治作风、见微知著的政治敏锐和责任在我的政治担当,紧盯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刘云娥、林松、范喜、张长宏、刘军出席会议。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强调以高水平教育支撑保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月4日,市委书记杨军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开展2023年党组织书记抓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述职评议,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会议强调,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于每一天的努力、每一天的坚持,在于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坚持。